首页» 新闻动态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1年中期)”在人民大学举行
发文时间:2011-07-04

  7月2日,由新普京手机app下载官网经济研究所、东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主办,新普京888.3app承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1年中期)”在逸夫会堂第一报告厅举行,这是人大经济研究所举办的第18期论坛。新普京手机app下载官网副校长林岗教授出席论坛并致辞,论坛开幕式由新普京888.3app院长、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杨瑞龙教授主持。


  中国银行副行长王永利研究员、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教授、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立研究员、新普京手机app下载官网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毛振华教授,人民大学新普京888.3app院长、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杨瑞龙教授,人民大学新普京888.3app副院长、经济研究所联席副所长刘元春教授,新普京888.3app胡乃武教授,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刘凤良教授,东海证券研究所所长、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副所长朱戎博士,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副所长阎衍博士等宏观经济研究领域的一流专家和业界代表,以及人大经济研究所的全体研究人员参加了论坛。


  林岗副校长就当前中国宏观经济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中国经济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但仍然处在大的结构性变化过程之中,应当进一步提高经济管理和创新的能力。针对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困境,林岗副校长指出,目前中国的税收和货币发行量都受到国际的影响,不利于货币政策的调整,同时,巨大的能源和矿产资源需求也易使中国受制于人。


  论坛上,新普京888.3app院长助理王晋斌教授代表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发布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2011年中期)——寻求增长目标与民生目标协同的中国宏观经济》。


  报告认为,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将努力凸现出以增长保民生、以民生促增长的协同发展路径,协同增长目标和民生目标是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旋律。这表明2008年次贷危机冲击后中国宏观经济的调控将从最初“保增长”的短期被动调控逐步过渡到强调“增长与民生协同”的长期主动调控。这一转变也意味着2010年已处于“常态化”增长路径中的中国宏观经济的增长动力将发生变轨,宏观经济由复苏期进入转型期。在经济增长模式期望步入“投资少一点、消费多一点、顺差(储蓄)少一点”的“黄金律”增长路径时,短期宏观政策却遇到了“控通胀、去泡沫”和“稳增长、防下滑”的两难选择,而破解“两难”选择成为短期和中长期宏观政策的着眼点。


  报告认为,2011年作为 “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一方面,“收入倍增计划”、“保障性住房工程”、“社会安全网构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减税计划”为代表的“民生工程”加速启动;与此同时,“战略新产业规划”、“区域增长规划”效应将延续和提速;这些因素将形成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的上行力量。另一方面,“平衡贸易战略的推进”、“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持续”、“结构性调整力度的提升”、“进口通胀压力的凸显”、“发达经济体复苏缓慢”以及“国际资本移动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将形成宏观经济的下行力量。上行和下行力量的相互交织决定了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将面临复杂的环境,需要通过寻求增长与民生协同的机制来破解“控通胀、去泡沫”和“稳增长、防下滑”的两难格局,这需要更加积极的民生偏向的财政政策来对冲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组合。


  报告归纳出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10个应注意的方面:
  一是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不会出现实质性放缓。投资维持高位运行、出口处于常态化区域以及“增长目标与民生目标的协同效应”确保经济增长不会出现实质性放缓。
  二是考虑到食品、大宗商品价格、相对宽松的流动性、电价改革、“刘易斯拐点效应”、保障房建设和基础设施投资等因素,加上翘尾因素,2011年中国通货膨胀将呈现“前高后不低”的态势,复杂的通胀因素带来中国经济中通胀压力的“中期化”,但经济不会出现滞胀。


  三是期望消费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边际第一要素,但存在明显的隐忧,并极有可能受挫。
  四是“民生工程”、“战略新产业规划”、“区域增长规划”效应等因素将使投资继续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经济存在重回2007年之前增长模式的潜在风险。
  五是“平衡贸易战略”的推进以及发达经济体复苏缓慢将导致2011年贸易顺差大幅下降。
  六是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加码和持续”和“保障性工程”大力推进、住房需求刚性以及投资性需求“惯性”之间的相互博弈将持续;中央政府要民生、地方政府要土地财政、开发商要利润,三大主体目标函数的不一致性决定了房地产市场价格调整将进入“疲劳期(时间较长)”,而价格调整的“疲劳期”也暗含了房地产市场不会“硬着陆”。


  七是受“官员绩效考核指标的变化”、“刘易斯拐点效应”和“结构性调整的强化”等因素的影响,东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将出现下滑,中国经济的增长极将加速向中西部地区漂移。
  八是前期刺激计划的惯性、投资的高位运行以及制造业为主的全球分工位置使得结构性调整困难很大。
  九是短期宏观政策将在“控通胀、去泡沫”与“稳增长、防下滑”两难中进行抉择;而汇率政策将在“控通胀”、“调结构”、“稳出口”、“控热钱”等相互冲突的目标中进行权衡,一个工具与多个目标之间的不匹配问题加剧。
  十是“控通胀、调结构”的压力以及反危机刺激性周期的告一段落,中国经济正式进入“次高速”增长期,以内需为主的新一轮增长周期开始启动。


  报告指出,上述十个方面决定了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将具备长期动力和短期动力相互交织、“多空”力量相互对冲的特征。依据新普京手机app下载官网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模型——CMAFM模型,对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主要指标预测如下:在“基数效应”和“转型冲击”的作用下,2011年中国经济增速将出现适度回落,预计全年GDP增长9.63%。综合考虑到食品、大宗商品价格、相对宽松的流动性、电价改革、“刘易斯拐点效应”、保障房建设和基础设施投资等因素,再加上翘尾因素,全年CPI达到4.7%。在通胀高企和居民收入不可能出现跳跃性增长的态势下,居民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年增长率预计为17.1%。在“贸易平衡战略”、结构性调整与新规划效应、保障房工程的相互作用下,投资继续维持高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增长率预计为24.6%。在“促进口、稳出口”的贸易平衡战略下,出口全年增速22.4%,进口增速29.5%,全年顺差预计大约在1250亿美元。


  会上,各位领导和专家围绕人大报告,就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新特征,寻求增长目标与民生目标协同的重要表现以及风险,通货膨胀目标及汇率政策,房地产市场是否会“硬着陆”等问题进行了积极有益的讨论。他们睿智精辟的演讲和精彩纷呈的问答,引起与会者的强烈兴趣与共鸣。


  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证券报、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经济观察报、中国经济导报等20余家社会媒体对论坛进行了采访和报道,新浪网财经频道对论坛进行了现场直播。

(编辑:王宝奎;核稿:丁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