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研究» 学术交流» 政治经济学研讨会
刘守英教授为新普京888.3app“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系列讲座”讲授《乡村振兴的政治经济学》
发文时间:2019-12-11

为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新普京888.3app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系列讲座”并将其作为面向全院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必修课程。

12月9日上午8:00,系列讲座第四讲“乡村振兴的政治经济学”在新普京手机app下载官网明德法学楼0301举行,由新普京888.3app党委书记兼院长刘守英教授主讲。

讲座开始,刘守英教授先强调了本次系列讲座的重要性。作为新普京888.3app的学生,必须知晓国家大事,将所学与中央精神结合起来,避免变成“小个体”,因而要愿意读政策文件、学会看政策文件。为此,刘守英教授主要为大家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断的政策含义与理论含义。

首先,实现乡村振兴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

(1)“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中国为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目标,同时进行了体制探索和结构探索,但体制变革快于结构变革,就导致如今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因此,整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此外,还必须将乡村看作城市以外的另一个空间,实现整个乡村的振兴,而非仅仅着眼于农业现代化。

(2)“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现代化的过程是结构转变的过程。长期以来,工业以牺牲农业的代价发展,造成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扭曲。如今要实现现代化,核心是农业向工业的转变、农村向城市的转变过程中,资本、劳动等要素如何进行组合。生产要素按不同方式组合将会形成不同的现代化结果。

(3)“同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步伐还跟不上,‘一条腿长、一条腿短’问题比较突出。中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建国七十年以来,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进步十分明显,但农业发展相较于工业始终是短板,因而农村与城市的差距不断拉大。城乡发展不平衡可能是影响中国现代化过程的最独特因素,要充分重视农业现代化、重视乡村公共服务的提供。

(4)“在现代化进程中,城的比重上升,乡的比重下降,是客观规律,但在我国拥有近14亿人口的国情下,不管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农业都要发展,乡村都不会消亡,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这也是客观规律。”传统理论引出的结论往往是,工业化、城市化的终点是乡村的消亡。但是不论工业化发展程度如何,农业始终是基础性的产业,重点是要将农业做强。并且,乡村实际上是一种文明的载体,提供了历史记忆、文化传承与各种非正式制度,将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存在一直与城市文明共生并存。这一观点的理论进步之处在于,既正视了工业化、城市化的经济规律,又指出了“乡村不会消亡”的客观必然性。

综上,乡村振兴是全局性、历史性的任务,全局性是指它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紧密相连,历史性是指这一任务具有长期性。


其次,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1)“新时代‘三农’工作必须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总目标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旨在真正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解决之前城乡统筹工作中不充分、不到位的地方。

(2)“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就是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一是要改变工业导向、城市导向的发展格局,在公共资源的配置上优先保证农业和农村,包括财政、基建、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内容。二是农业产业要优先发展,改变农业传统的土地密集型形态,促进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与产业竞争力;同时也要保证乡村的生态不被破坏。三是要优先将农村工作做好。

(3)“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个字”的总要求,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丰富内涵进行总括。产业兴旺包括将农业做强与农业产业多样化。目前农业面临着高成本、低报酬的困境,要使农业的增加值份额与劳动力份额相匹配,就要推动农业的要素重组:一是加快人地关系的转变,二是实现农业要素投入的现代化,三是实现农业工业化,也就是要素的重新组合。还要促进农业产业和经济活动的多样化,实现农业、工业和副业的有机结合。生态宜居表明乡村形态应当与自然浑然一体,居住形态应当是有特色的传统民居形态,整个乡村的布局应当与农业发展需求紧密相关。乡风文明指的是恢复和光大乡村的文明,回归乡村的淳朴风气与历史记忆。治理有效包括自治,即农民的事自己做主;法治,遵纪守法;德治,让传统乡村的规则起作用。生活富裕则是让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甚至呈收敛趋势。

(4)“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必定是乡村的全面振兴,产业的振兴要求人才的进入,文化与生态的振兴也同样重要,组织振兴则代表乡村中主体多元化与合作的发展。

最后,刘守英教授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注意处理好“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关系”、“增强群众获得感和适应发展阶段的关系”,这是由于乡村振兴是个长期的过程,是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匹配的过程,需要各方面充分、良好的配合,才能最终实现。

讲座至此圆满结束。刘守英教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详细解读,为现场师生学习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供稿:颜嘉楠;编辑:杨菲;核稿:陆美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