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研究» 媒体聚经
【新浪网】王晋斌:欧洲央行货币政策新框架:中期平均通胀目标制
发文时间:2021-07-22

2021年6月8日,欧洲央行正式公布了货币政策新框架。与2003年货币政策框架相比,新框架采取了中期平均通胀目标制,这一框架将在2025年会被重新评估。自2020年8月美联储公布货币政策新框架之后,全球发达经济体最重要的两大央行都修改了自己原有的货币政策框架。至此,平均通胀目标制基本完成了对过去二十年来的绝对通胀目标制的替代。

欧洲央行将货币政策目标绝对通胀率2%修改为“中期内实现2%的通胀率”,2%的通胀目标为通胀预期提供了一个明确的锚定,但本质上也是弹性平均通胀目标值,因为欧洲央行允许通胀率阶段性高出2%,出现阶段性的通胀目标“超调”。这一新框架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货币政策首要目标不变。欧洲央行的首要目标是欧元区的价格稳定。在不影响价格稳定的条件下,欧洲央行将支持《欧盟条约》第3条规定的包括平衡的经济增长、以充分就业和社会进步为目标的高度竞争的社会市场经济,以及高度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可见,欧洲央行是典型的采取明确的通胀目标制的央行。

其次,欧洲央行采取的是中期平均通胀目标制,对“中期”并未有明显的时间期限界定,但下一次评估货币政策是在2025年,因此可以推测欧洲央行给出的“中期”期限大约是5年左右。

再次,欧洲央行在通胀目标损失函数上,采用的是对称性目标损失函数。欧洲央行认为,保持物价稳定的最佳办法是在中期内实现2%的通货膨胀率,且对这一目标的承诺是对称性的。对称性意味着通胀对2%的正负偏差都是不合意的。换言之,欧洲央行对通胀2%的正负偏离的厌恶程度是类似的。

第四,欧洲央行监测物价水平的关键指标是统一消费物价指数(HICP),并考虑将业主自住住房相关成本纳入HICP,以更好地代表与家庭相关的通货膨胀率。因此,通胀监测篮子可能会发生新变化。

第五,欧洲央行货币政策战略是中期期限的2%通胀率,体现了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相机抉择性,而不再是死守通胀2%的货币政策操作。货币政策中期取向的灵活性意味着对通胀偏离目标的适当货币政策反应要考虑导致通胀的具体背景,要充分考虑通胀偏离2%的驱动因素、偏离幅度及偏离的持续性。

第六,欧洲央行货币政策新框架纳入气候因素影响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结构和周期变化,并监测这些变化对价格稳定的长期影响。欧洲央行货币政策评估中全面纳入气候变化因素,吻合欧盟的政策重点。欧洲央行会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和碳转型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第七,欧洲央行货币政策评估将建立在“双因素”基础之上。货币政策评估建立在经济分析和货币金融分析两个相互依存的分析之上。经济分析侧重于实际和名义经济增长;货币和金融分析监测货币和金融指标,重点分析了货币传导机制的运行、金融失衡和货币因素对中期物价稳定可能带来的风险。这一新框架反映了欧洲央行经济分析和货币分析从2003年货币政策框架以来所发生的变化。在校准货币政策工具时,金融稳定是价格稳定的先决条件。换言之,在金融不稳定时,欧洲央行首要考虑的是金融稳定,中期目标是价格稳定。防止金融不稳定成为欧洲央行的核心职责。

欧洲央行为什么采用中期平均通胀目标制,其原因在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欧元区的均衡实际利率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欧洲央行认为,这可能与生产率增长放缓和人口因素有关,也与全球金融危机的遗留问题有关,这些因素共同压低了均衡实际利率,这约束了欧洲央行完全依靠政策利率变化来实现政策目标的空间。

持续的实际利率下降将导致欧洲央行政策性名义利率的有效下限制约货币政策的实施。因此,欧洲央行也需要以通胀为抓手,确认政策利率的有效下限,为货币政策创造出名义利率调整的空间。比如,在经济增长接近下限时,需要采取强有力或持久的货币政策措施,避免通胀目标的负偏差变得时间过长。因此,需要一个时期内的通胀率适度高于中期目标水平2%,以释放出货币政策空间。

欧元区货币政策新框架与美联储货币政策新框架都是弹性平均通胀目标制,且都没有给出具体的各自期限的界定,但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首先,欧洲央行通胀目标是中期2%,美联储通胀目标是长期2%;其次,对通胀偏离2%的厌恶程度,欧洲央行明确表达了对称性损失函数,美联储并未表达;再次,欧洲央行货币政策考虑的范围更广泛,包括气候变化等因素明确纳入货币政策框架。

尽管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本质类似。美联储和欧洲央行修改货币政策框架都是针对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美国和欧元区经济以及全球经济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后的反应。其重点是,相对于过去2%的绝对通胀目标,都是允许通胀阶段性“超调”,以通胀为抓手来提升总需求和就业,并释放货币政策性利率的空间。

(文章来源于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