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研究» 媒体聚经
【中国社会科学网】王孝松:客观正确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发文时间:2018-11-05

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有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陷入了增长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局面。这种观点是不符合中国经济运行实际情况的,因而是不成立的。

??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

??先来看看中国经济总体形势。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今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5%,较第二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第三季度经过季节调整的环比增长率为1.6%,较二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分产业来看,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3.6%5.3%7.9%,较二季度变化0.4-0.70.1个百分点,从中可见,主要是第二产业因素导致经济整体增速放缓。

??近期出现经济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第一,中国经济在由高速增长高质量发展的转变过程中,内需增速有所放缓,无论是居民消费还是投资,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下降;第二,受贸易摩擦等外部不利因素冲击,尽管近期出口增速超预期上涨,但未来上涨动力很难持续且具有较大的下行风险;第三,民营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很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在经营过程中遇到各种形式的困难,出现了经营效益下降、吸纳就业能力下降等问题;第四,由于经济持续增长、人口红利消失等因素,企业用工成本不断上升,一些企业收缩产能、减少雇员,使就业压力有所增加;第五,在内外部经济运行环境出现较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企业家信心指数、居民收入信心指数以及银行家宏观经济信心指数等微观主体信心指数也出现同步回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资、消费和信贷。

??近期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诸多亮点

??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主要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些亮点,包括第三产业的重要性日益增强、新经济产业持续发力、制造业投资持续改善,以及居民消费持续升级。

??从前三季度的指标来看,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今年1月至9月,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3.1%,与2017年同期相比,提高0.3个百分点,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8%,与2017年同期相比,提高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第二产业高25.3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从行业构成看,由于新产业和新商业模式发展迅速,带动相关行业的增加值增长较快,占比不断提高。今年前三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分别比2017年同期增长31.2%9.4%8.0%,领先于其他行业的增长。在这些行业的带动下,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GDP增速。

??从投资领域看,制造业投资持续改善并支撑了总投资回升。今年9月投资较8月回升0.1个百分点,结束了此前连续6个月的增速下降。分产业来看,9月第一、三产业投资增速分别为11.7%5.3%,较8月分别回落了2.5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增速为5.2%,比8月上升了0.9个百分点,从而保证了总投资增速回升。细分项目来看,9月制造业投资增长强劲,较8月大幅回升1.2个百分点至8.7%,连续第6个月回升,成为近期宏观经济发展中的亮点;其中,有色、化工、专用设备等部分中上游行业投资改善较为显著。此外,部分补短板领域投资表现也十分亮眼。

??从消费增速看,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2%,较8月回升0.2个百分点。更为重要的是,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8.0%,比2017年同期提高14.0个百分点,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居民消费持续升级,前三季度服务性消费比重为50.2%,比2017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在社会消费品零售中,消费升级类商品保持较快增长。

??从对外贸易领域看,受前期汇率下跌、集中出口等因素影响,9月出口增速超预期抬升。9月出口同比增长14.5%,较8月提高5.4个百分点。从出口方向来看,对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出口均有改善,对日本、欧盟和美国出口分别增长10.69.00.8个百分点;细分产品来看,无论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还是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均有提高。

??中国经济没有进入滞胀状态

??滞胀意味着经济增长停滞和通货膨胀率上升要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而非经济增长率的暂时性下降和通货膨胀率的暂时性上升。近期美中贸易摩擦给全球经济复苏造成了巨大的不确定性,美元加息和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也给全球金融市场稳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中国总需求增速下降和商品价格上升压力已经显现,但目前的发展状况并不能表明中国经济进入滞胀状态。

??首先,不利的外部环境的确对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但中国稳定内需尚有较大空间。总需求增速是与宏观经济政策高度相关的变量,通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以实现稳定内需的目标。而中国近期实施了针对性很强的相机政策,通过定向降准和减税来推动经济增长。一方面,从今年101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以置换当日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降准所释放的部分资金用于偿还1015日到期的约4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除此之外,还可再释放约7500亿元的增量资金。另一方面,今年10月起,已经上调了个税起征点,而1020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又发布了《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这将大幅降低中低收入居民的税收负担,有效刺激居民消费。在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并行的局面下,中国经济增速回升指日可待。

??其次,尽管今年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比上半年略有扩大,但如果剔除食品和能源之后,核心CPI前三季度上涨了2.0%,与上半年持平,所以整体上物价增幅处在适度区间,近期并无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事实上,价格水平的温和上涨对经济复苏具有正向的推动效应,当前通货膨胀的压力更多地来自预期。地缘政治等因素导致了近期全球石油价格出现大幅上升,与此同时,中国发生的非洲猪瘟疫情也造成了预期猪肉价格上升。这些都会给未来价格稳定造成一定的压力。中国政府仍然可以通过适度的宏观调控政策稳定预期、平抑物价过快增长。一方面,适度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可以有效减缓石油价格冲击对企业生产成本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财政减税降费也可以增强企业应对石油价格的冲击;同时,还可以通过扩大对猪肉等农产品的进口来实现稳定价格预期的作用,将食品价格增幅稳定在合理范围。


原文链接:http://ex.cssn.cn/zx/201811/t20181105_476970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