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研究» 媒体聚经
【中国网】王孝松,周钰丁:美国总统换届之际,我国亟应布局未来经贸关系
发文时间:2020-12-20

特朗普的离任和拜登的接任基本已无悬念,在特朗普执政的四年中,中美贸易整体呈现出相较以往更为明显的对抗性。直至今年1月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签订,中美两个大国的贸易摩擦才逐渐趋于缓和。  

第一阶段协议整体完成具有一定压力

纵观中美贸易摩擦的整个过程,双方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签署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为促成摩擦的尽快解决,我国在扩大了自美进口、人民币汇率以及知识产权等领域做出了相应让步。其中,在进口方面,我国承诺以2017年为基期,在2020、2021年两年间扩大自美进口2000亿美元,主要包含农产品、制成品、服务业以及能源产品等种类。海关总署数据表明,受疫情的前期影响,我国今年1-11月自美进口规模相较2017年同期有明显下滑,完成2020年相应协议内容具有一定压力。但另一方面,在部分商品领域我国预计将超额完成协议内容。以农产品为例,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估算表明,截至9月底,我国已完成农产品进口规模的71%,考虑到我国进出口的季节性特征,基本可以确定能够落实农产品章节内容;同时,协议中包含对于因不可抗力导致一方延误进而展开双边磋商的补充,我国在确实无法完成某些协议内容的情况下亦可诉诸该条款。 

特朗普贸易态度趋于温和

在特朗普即将离开白宫之际,12月7日,白宫首席经济顾问和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库德洛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表示“我们不打算对中国加征任何关税了。” 这虽然与特朗普2017-2019年间强硬的贸易保护手段相悖,但却符合其在疫情以来,下半年相对温和的对外贸易政策做法。值得一提的是,9月1 日,美方延长了我国在智能手表、医用口罩等领域的出口关税豁免。

实际上,今年尤其是下半年以来,特朗普及其团队着重聚焦于大选,在对华贸易问题上,特朗普政府以往的激进政策已经引起了国内政、企、民在内不少人的反感情绪。因此特朗普在疫情与大选交汇的敏感之际,改用温和的对华贸易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这种情绪。而其在落选后,则集中于处理交接事务以及行使总统特权,无心调整对华贸易政策,也不愿为未来拜登政府与我国的贸易谈判添加更多筹码。

拜登执政后的双边经贸展望

相较于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拜登更了解国家层面在贸易领域的对华策略,他曾多次批判特朗普所采取的加征措施,也曾公开指出对华加征的关税明显转移到美国国内企业以及消费者身上,并于今年8月提出当选后会取消相应对华加征关税。可以预测,其下一阶段大概率不会采取对华加征关税。然而12月2日,《纽约时报》报道称,拜登将暂时保留第一阶段协议,并征询亚洲、欧洲等盟国的观点,同时暂不撤销关税。究其原因有二:一方面拜登政府当下重心在于解决国内问题,提振受疫情打击的美国经济,触动中美第一阶段协议不利于双边经贸稳定;另一方面,保留关税项目有利于未来与我国经贸谈判增添筹码。

需要注意的是,面对我国快速经贸崛起与国际地位上升的既定事实,即使美国两党存在巨大分歧,但在对华经贸态度上却尤为一致。相较于特朗普政府 “立竿见影”的关税制裁,拜登更可能采取诸多非关税措施限制我国贸易发展。在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时,拜登同样表示,应对我国的最佳策略是联合其他盟友,这将是其就任前的优先任务。而最具代表性的盟友当属欧盟等欧洲发达国家以及日韩等亚洲国家,而最为有效的联系策略则是通过利益交融的经贸协定达成稳定合作。可以预计,未来美国将进一步加强TTIP、美日、美韩等贸易协定的推进,旨在通过在知识产权、投资规则、国有企业等规则的全面升级以实现对我国未来经贸发展的打压。对此,我国应好好把握当下的缓冲期,提早布局,为未来可能更为严峻的外贸环境做好准备。

(文章来源于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