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研究» 媒体聚经
【新浪财经】刘元春:大宗商品或正处于停滞周期
发文时间:2016-03-12

 2016年3月11日至13日,由资管网、淘金山联合主办的“第三届(2016)中国资管精英大会”在深圳举行。新浪财经作为独家门户战略合作伙伴全程图文直播本次大会。新普京手机app下载官网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进行“世界周期视野下的中国经济新动力”主题演讲。刘元春表示产业周期和技术周期表明,世界的创新并不像大家那么乐观,也就是说故事好像编得不像大家编得故事那样。但是我们又转过头来发现,新周期的孕育,可能意味着中国加速赶超有可能。大宗商品超级周期基本上30多年一个轮回,观察大宗商品的超级周期,我们突然会发现,我们实际上是由一个快速的上行期,向一个快速的下行期逆转的过程而恢复停滞期还没有完全展现。我们会发现,我们很可能就会处在这样的一个停滞期,停滞期和生产低谷期和投资低谷期。我们大家看到从2008年到现在,已经持续了8年,如果按照这个理论来讲,我们还有几年,还不像很多人说的,马上春天就来了。

以下为刘元春的讲演实录。

非常感谢主办方的邀请,刚才巴曙松老师讲了金融市场方面,我从另外一个角度谈一谈我们对于未来的一些认识。目前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宏观经济的变化和中国的变化,带来的是大家的焦虑,因为很多资料都与大家与其不一样。最简单的是2月份、3月份整个线性指数在下降,但是物价水平却在上升,房地产去库存还没实质性展开,但是一线房价却持续暴涨。钢材、煤炭去产能刚刚部署,我们现在会发现,钢材价格较春节基本上涨了接近30%,因此我们经常会看到,我们现在预期很混乱,信心在下降,方向感在迷失。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什么?就是我们对于未来,没有一个很好的铆钉效益,对于下一步怎么走?我们看得太近,没有真正抬起头来,今天给大家一个重要的参照系,就是想从当前的一些比较微观,比较市场化的讨论中间,向一个更宽的视野看一看。目前我们都在讨论,我们到底要做一些什么事情?特别是我们要展望未来的五年、十年,我们在十三五,我们在前两天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面,都会看到我们的一些蓝图。这些蓝图里面,惟一例外就会发现,我们要创造几大奇迹,第一大奇迹是金融危机的大转型,要平稳转过去。

第二大契机,我们叫无停滞的增长,也就是说我们要持续增长,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当然第三个就是我们要在国家主导下的实行大创新,各个政府主导下,或者说在一种国家资本主义的模式下面,要寻找我们的一种大的创新,用创新来突破我们的箫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要没有国际大冲突的大国崛起,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休斯米德陷阱,这是我们这些年要做的事情。

但是大家发现,目前大家耳熟能详的动力机制在发生转折性的变化,特别是我们看到改革红利,全球化红利,工业化红利,人口红利,大家都会在这样的一种趋势下,再加上全球大危机,大家会用一个词“三七叠加”来形容我们的状态。事实上我们经常又会给自己打气,未来的动力在于什么?现在所有学者只要开讨论会,都会给你ABCED,都会列出来,比如说服务业、工业化、消费拉动、创新驱动、互联网+、制造业2025次人口红利,第二次改革红利等等,一说出来怎么样?说得比唱得还好听。

但是大家为什么没有信心?说我们到底怎么来弄?接下来我今天从一个方面,世界技术长周期的角度,看看我们的创新到底有没有前景?如果有前景,到底在什么方面?这些方面能不能构建成我们走出困境的着力点?

当然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这种判断成立,我们再来反思我们现在的一些做法,再反思我们目前在资本市场上,所编的这些故事,到底能不能持续?我要传达的核心观点很简单,就是产业周期和技术周期表明,世界的创新并不像大家那么乐观,也就是说故事好像编得不像大家编得故事那样。但是我们又转过头来发现,新周期的孕育,可能意味着中国加速赶超有可能。并且这种迹象已经出现了,所以我们未来并不悲观,但是不悲观要建构在什么?我们要在对创新的关注点,关注的方式要作出调整,这是我们所看到的。

如果从世界经济的形态,在目前这一次大危机里面,很重要的一个研究重点,我们认为目前研究的是长波理论,里面最核心的就是大的基础创新和产业创新。但是中期很多人就会谈论大宗商品超级周期,大家做期货的,如果不研究这个理论,你要具有长视野很困难。还有一点很重要,大宗商品超级周期基本上30多年一个轮回,过去房地产周期,基本上是18—20年一个轮回,很多人目前讨论的目前对世界经济总体形势总结,就是长期停止理论。

那为什么会长期停滞?不像原来所讲的快速复苏?核心原因是认为这场危机是长波周期、中波周期、大宗商品超级周期相叠加的一种产物,这种叠加一旦形成,就导致周期性的停滞期比我们想象的要多5—10年,当然这个结论可能悲观,所以说萨默斯在2011年提出,汉森1937年所提出来的长期停止理论之后,大家都在骂他。但是今天,特别是今年,初期的全球大振荡,大家突然发现,好像1937年汉森所讲的长期停止理论,以及由萨默斯他们重新复苏的理论,好像是有道理。

所以因此我们很多人都开始重新反馈到我们的长周期理论,来思考一些问题。长周期理论最典型的一个就是,大家总结了这样一个理想的长波周期理论,基本上是50年一个轮回,我们会发现,我们很可能就会处在这样的一个停滞期,停滞期和生产低谷期和投资低谷期。我们大家看到从2008年到现在,已经持续了8年,如果按照这个理论来讲,我们还有几年,还不像很多人说的,马上春天就来了。

那么因此,在这里面我们就要经常会看到的,比如说按照大宗商品的超级周期,我们突然会发现,我们实际上是由一个快速的上行期,向一个快速的下行期逆转的过程而恢复停滞期还没有完全展现。

因此这个故事也不是让大家很快乐,说大家可以看到这样一些所有的按照这种周期概念所划分出来的一些大宗商品的状况,好像都在这样一种大调整的初期阶段。但是我们具体的来看一看,这些周期我们都不要过渡的讨论,我们首先只看一组周期,技术周期。

技术周期到底怎么样?我们就可以看到,技术周期从技术创新点来看,我们创新的一个高增长点,导致经济的高增长,生产的高增长,投资的高增长,然后出现一个逆转。这个逆转我们通常把它称为很重要的周期转折点,每一次技术革命浪潮都由两个阶段组成。

第一个是我们经常讲的导入期和高速加入期,然后中间会连接一个经济危机,当然这个理论说起来好像很悬乎,但是如果我们原来学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知道,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得很快,生产关系不适应,最终导致生产关系的危机,这就是大危机,这个故事很简单。

目前来讲我们就会发现,大危机的调整,实际上标志着什么?一种技术周期,由它高速发展期转向一种我们讲的平和的拓展期,这是它的关键标志,这个标志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探讨,我们把数据装进来,来看一看,这样的一种判断对不对?我们看到这个表就会发现,我们所统计的专利,分成几大类,世界知识产权局所分的技术专利一共是35大类,我们这里列了10大类,这几大类里面我们发现,除了应对气候这个领域里面,我们的专利技术1990年到2006年是出现加速增长,但是在新世纪(42.23, -0.57, -1.33%)之后,其他的包括生物技术、网络技术、纳米技术、运输、化学、纺织、建筑、机械、物理电池都出现强劲的下滑,我们就会发现技术创新的速度,实际上在新世纪已经出现衰退的现象。

如果我们再把这几年专利变化的情况再一分析我们会发现,世界专利速度,趋势性下滑十分明显,如何进行分类?我们会发现,生物技术、ICT技术,以及制药业专利,环境相关的技术专利,纳米技术,无一例外的步入到下行期。因此我们会发现,好像创新不像我们大家所想的。

刚才很多人都在鼓吹的一个故事,第三次产业革命,但是按照理论来讲,一种产业革命一种技术革命,往往的标志性现象是什么?是技术专利的工具现象,和刚才讲的摩尔定律,摩尔定律是ICT里面很重要的变化规律,很多人就讲摩尔定律已经死亡了,为什么?创新的变化不像那样。不是几个技术就可以应对的。

因此我们就会看到,创新方面,但是各个国家研发费用没有随着GDP下滑而下滑,大家可以看到世界研究开发费用还在上扬,当然欧洲的在下降,中国和新经济体的投入量在大幅度上涨,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研发占GDP的费用,如果从大国的角度来看,大家会看到国家都是在进行提升,不是大家想象的,创新在下降,投入也在下降,不是这个。是创新在下降,投入反而在加剧。

原因是什么?原因是危机期间,全球各个国家各个板块一方面在进行危机救助,另外一方面在进行结构性改革,在进行助推未来的增长。我们经常讲我们现在是什么?三去一降一补,取长补短。但是实际我们发现,欧洲、美国、日本都在研发技术上进行了大量的投入,所以这里面是导致国家和企业大规模增加研发的一个很重要的背景。但是我们值得注意的一个事情是,研发费用到底主要用在什么地方?我们会发现,研发费用主要大规模应用在商业开发之上,而不是像很多人讲的,大规模的运用在基础研发商。

同时商业开发里面的复苏也是最快的,特别是最近这两年。特别是大型资产上在固定资产投入上大幅度下降,但是在整个商业研发投入上面,只有小部分,并且保持了原有的速度。更重要的一点我们会发现,企业的商业研发,主要投资的地方在什么?主要投资在产品和生产流程上,以及组织和市场的营销上,也不是技术方面。这就引起我们一种反思,同时我们也看到目前所测算的服务创新是全球价值链竞争的一种核心,特别是我们所看到的,国内市场,大部分国家在服务创新所获得的价值,和在海外市场获得的价值,都占比有明显的提升。

同时我们还会看到,大型企业所专注的创新,大家会看到,这是研发投入的主要领域,第一个领域ICT领域,第二个领域健康食品,第三个领域制造业,第四个交通,但是交通主要是智能汽车,另外是国防还有娱乐业、能源、环境、建筑和金融服务。同时我们看到这几年里面,很重要的2000家大型阶级投资者所专注的5大领域,主要是这5大领域,而新技术加速增长的第一个是环境气候,第二个是老年化健康和食品安全,第三个是信息和媒介技术,第四个是新制造业流程。这些东西是新的吗?不是新的。

是延续我们整个90年代,以及新世纪十年里面,所专注的核心,所以经常可以看到,我们国内很多人在编故事,说有很多新技术、新行业会出现。我们觉得如果从目前的专利技术,以及研发投入的领域,和专利工具的领域来看,我们目前没有新技术出现,也没有根本性的大技术出现,因此很多人就提出,第六次技术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到底这个命题成不成立?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新能源新材料,纳米技术、生物电子、3D打印、互联网、人工智能,最后我们遗憾,这些领域里边,一些原创性的创新,基本上没有,特别是近八年以来,这种原创性的一些商业模式,也没有。当然我们会看到中国有很多的一些新的模式,新的产业出来,但这些东西如果在世界角度来看,可能不叫新,那只是一种渗透。所以我们会发现,新一轮产业革命不那么乐观,新一轮技术各个也不像大家想的那么乐观。因此我们简单、抽象的,围绕着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所编织的故事注定要破产,原因是什么?因为任何一场大危机都没有在短期之内造就一场技术革命,这是世界方面。

我们再看看中国,中国故事是不是跟随世界故事这样变化?我们会发现这几年中国怎么样?专利出现,增长速度很快,2015年发明专利受理量达到110.2万件,连续五年名列世界第一。在这种专利里面,很重要的另外一个指标就是我们的研发费用,已经达到了GDP的2.1的水平,按照OECD测算,大家看到这个图形,我们目前研发费用已经超过日本,可能在2018年左右,要超过美国,当然有人讲,我们的资金是在浪费,但是大家一定记住,我们的体制并没有根本性的一些变化,但是投入多了,多少会有一些效果。因此这个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规模和我们的速度,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我们最近是不是专利技术出现了一些泡沫?我们很多专利都是无效的专利,生命力都是很短的专利。当然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因为很多人都质疑中国的统计数据做假,所以说你专利数据也做假,特别是在政府补贴的数据下面,很多企业都是靠吃补贴进行生存的,因此你的专利很头疼。

但是我们讲,简单通过数据作假来否定中国专利技术大规模的增长,还是有些问题。为什么这么讲?大家会看到,技术成交额这些年,一直按照15%以上的增幅进行增长。同时我们也会看到,我们的发明专利,它的增长速度也是非常可观的。另外一个,虽然增长很快,我们在核心领域的投资力度并不理想,差距很大。大家可以看到,我划分了医药、航空、航天、电子通讯服务、电子计算系统、办公设备、医疗设备仪器和高技术产业,大家可以看到,中国的投入力度,美国的投入力度,日本的投入力度,德国的投入力度,还有法国、英国、韩国的投入力度,我们会看到的一个很重要的点,我们目前增速很快,增量很大,但是村林依然处于起步状态,同时我们还会看到,我们在一些核心领域里面,比如说我们从2015年3、4、5个技术领域专业里面,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高于国外专利拥有量是28个,但是我们有7个核心领域的差距特别大,比如说光学发动机、运输、半导体、金属通讯、音响技术和医学技术,这几类是我们讲支撑产业经济、产业创新的核心基础。但是最近我们也会发现,我们专利拥有的一些区域和企业的分布发生了很多变化,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企业分布,有两家是国有企业,但是我们会发现,国有企业之后,下面都是我们市场型的企业,民营经济。所以因此在这个里面,很多人都在质疑我们作假。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重要的结论,中国这几年里面,在技术赶超上面,呈现出一种加速的态势,因此我们看到有两个很重要的报告,一个是美国蓝盾公司的报告,一个是OECD的报告,都是这两年出来的,中国这几年呈现出来的各种技术的变化,特别是在军事技术上,因为大家一定记住,我们在军事领域技术的变化,他们都是不申请专利的,都没有反应在我刚才的图表上。但是在国外的评估里面,他们认为,从我们研发的费用,跟专利资本上的费用,以及从军事技术动态来看,中国在快速缩小与欧美之间的差距。这样就导致我们会发现,这些年里面,我们劳动生产效率,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所以因此,我们也就会看到,中国故事,中国市场,为中国新的技术的扩展和赶超,提供了一个强劲的基础。这个基础才是我们编写中国创新故事的一个根本所在。当然我们也会面临着很多的一些问题,也就是我们要反思的,我们过去在新动力的构建上是失败的吗?我们的结论是否定的,不能说我们在技术赶超上面是失败的,而是怎么样?是加速前进。

但是我们在技术创新上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大家就可以发现新常态、技术创新人员不敢做创新,大量的资金在趴在账上没用,为什么?因为我们财务制度赶不上创新管理体系,这个问题很严峻。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我们虽然新办了大量的创业园区,但是政府过渡干预的痕迹还是非常重,即使如此,我想中国在未来几年里面,所能出现的技术赶超的迹象,还会加速。为什么会加速?

第一个,我们的技术人员规模太庞大,也就是我们讲的,技术创新的产业。第二个我们有大量的新型的创业模式,创新模式,这个来讲,虽然会产生一些烂尾工程,但是也会激励着中国的技术创新进一步的前行,所以我想我这个演讲给大家打打气,我们的问题很大,世界的问题很大,但是中国故事还将延续下去,谢谢大家!

原文链接: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future/fmnews/2016-03-12/doc-ifxqhmvc235783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