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研究» 媒体聚经
【中国城市报 】侯景新:河北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定位
发文时间:2015-02-16

    随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现京津冀一体化规划也提上议事日程。但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河北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怎样定位,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实际上,从自然发展态势看,相对于北京、天津的强势发展,河北一直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

 成为京津发展的拓展空间

 以北京而论,很多工厂外迁到河北的大厂、香河,首钢迁至唐山曹妃甸,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河北沧州市不断扩大与京津的对接合作,目前,该市累计引进北京项目419个,总投资1885亿元;北京人到燕郊、廊坊、固安买房居住;北京电影制片厂在涿州建影视基地;还有北京的垃圾,有媒体报道,北京城里每天总有一些人踏着三轮板车,收购各种各样废旧物品。而收捡出来的“产品”,几乎都运到河北。塑料运到河北文安;金属运到河北霸县;玻璃运到邯郸;纸运到保定;鞋底胶皮运到定州;轮胎运到玉田。河北俨然就是北京的废品“回收站”。

 保证京津发展的资源供给

 以水而论,北京发展快,水资源紧张,于是河北不得不承担供水。2008年,岗南、黄壁庄和王快三座大型水库向北京供水3亿立方米。2010年,三大水库又一次大规模向北京调水2亿立方米。2012年河北省四库(加上安格庄水库)实施第四次大规模调水,历时501天,共向北京调水5.78亿立方米。河北省四库向北京市应急调水工作自2008年首次实施以来,分别在2008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实施了4次,河北省累计输水19.41亿立方米,这为缓解北京用水紧张局面,保障首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为京津发展的环保屏障

 北京近些年雾霾严重,为还北京蓝天,河北首先做出牺牲。在北京召开APEC期间,河北的工厂实施限产,以保障北京的蓝天。现在,为了彻底治理雾霾,中央要求河北省制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的方案。河北目前是“壮士断腕”,根据河北省政府提供的最新数据,截至201410月底,河北省已累计压减炼铁产能1202万吨、粗钢产能977万吨、水泥产能2813万吨、玻璃2176.5万重量箱。钢铁、水泥、玻璃等大气污染排放大户已经进行了大幅压减产能。特别是张家口和承德处于北京的上风上水地段,其工业发展一直受到限制,而植树造林则是重要任务。

    成为京津虹吸的对象

    京津周边地区全部纳入京津的虹吸范围,资金、技术、人才、消费等无一例外,比如到北京求学的再回原来城市的几乎没有,企业做大做强的会到北京寻求再发展的机会,其他如旅游、购物、看病、打工等,京津的虹吸助推着自身的发展。相反,京津周边的城市要发展高层次产业那就非常困难了。如此而论,河北配合京津的发展,这种从属的地位因特殊区位难以改变。受京津发展的影响,河北的南北经济联系则变弱,城市发展也受到抑制,省会石家庄只能统领“半壁江山”,其经济规模反不如北部的唐山。

    因此,展望未来,河北的发展必然是围绕北京和天津,随北京和天津继续做大做强,河北可能被“拦腰斩断”,即临近北京的廊坊、保定、承德、张家口等都纳入首都统一规划。现河北环北京的13区县(涿州市、涞水县、涿鹿县、怀来县、赤城县、丰宁满族自治县、滦平县、三河县、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广阳区、安次区、固安县)都使用010固话。保定有望建成北京副中心,承担部分转移职能。京张联合申奥,张家口自然就成了北京的“冰雪后花园”。而南北则会形成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南部以石家庄为中心,北部以唐山为中心,其各自的发展定位还有待讨论。

    (原文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zgcsb/html/2015-02/16/nw.D110000zgcsb_20150216_2-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