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研究» 媒体聚经
【上海证券报】周业安:这些企业何以如此歧视本土消费群
发文时间:2015-04-01

  同一个企业面对国际国内市场,态度截然不同,对外不敢稍有怠慢,对内却马马虎虎。


  造成这种对本土市场品质歧视的根本原因,除了我国市场还不太完善,违规代价低,对产品品质的标准不高外,还因为一些主管部门的“宽容”。


  细心一点的人都能发现,在我国其实有两种制造业,一种专门做海外产品,另一种专门做内销品。前者产品质量好,后者产品质量常出现争议,即有好有不好,或时好时坏。如再进一步看,这种区分不仅表现在本土厂商上,那些知名的外资厂商似也这么干。同样的企业、同样的产品,销往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质量就好点,在我国销售的就有争议。之所以用争议这个词,是基于用户经常出现的抱怨而言的。没有做过技术参数对比,不能贸然说某个产品质量劣,并且围绕产品质量的争议,一定程度上来自售后服务。从用户在媒体上的抱怨可以看出,同样的外资产品,在我国的售后服务会差很多。


  有些人曾说,无论哪类厂商,在中国市场都会变脸。似乎中国消费者好欺负。不过从总体水平看,我国制造业专业水准不差,是能达到国际通行产品质量标准的。不然的话,还怎么拿到海外订单?再细分一下,和海外发生关联的我国制造业也有三种类型。一种专门给海外知名品牌生产产品,俗称“代工”。能做代工的,自然水平不差,否则海外厂商自己砸自己牌子。特别是这些代工产品不仅在中国本地市场销售,在海外市场,同样卖中国代工企业生产的产品。假如你特别偏爱海外品牌,那我得提醒下,说不定辛辛苦苦大老远搬来的东西就出自家家门口的工厂。你还别瞧不起家门口的企业,正是这些普通的企业生产出了各种流行的知名品牌产品。


  第二种专门给海外企业提供原材料或中间产品。一个相对复杂的产品通常有不同零部件构成,对所需的原材料也有要求。能给知名海外企业提供中间产品和原材料,水平自然也是得到认可。海外企业在找供应商时,肯定不仅只看价格。所谓价廉物美才是王道。如果仅仅是便宜,这些知名厂商敢用么?所以即便你从海外买了一款原装产品,也不见 得就是完全海外制造,说不定这款产品中的某个部分就是中国造的。比如你去巴黎买了件昂贵的时装,得意洋洋地回来显摆,那么我就得说道说道了,上面的纽扣说 不定就是中国产的,不信你仔细看看?没有高品质的纽扣,一件高档的时装也不成立。产品是一个整体性概念,其中任何一个部件都马虎不得。假如你认为只有海外大公司的产品才是信得过,那只能说明你对这些产品的生产过程一无所知。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个产品按部件划分,可能来自全球各地,准确地说,很多产品就是全球制造。中国制造业正是全球制造中的一部分,并且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何必妄自菲薄?


  第三种类型的制造业则争气很多,能直接向海外销售本土品牌的完整产品。每个国家和地区对所在地的产品都有一定要求,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要求更高些。因此,能以自主品牌打入这些市场,当然很了不起。在我国制造业厂商中,这类企业不在少数。尽管不少企业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在本土居然缺乏认同感,总有不少人成天对这些企业冷嘲热讽。这说明了什么?现在动辄买外国货,殊不知这些外国货未必强过国产货。老外还是很识货的,知道什么是性价比,所以愿意买中国生产的产品。反而我国本土一些消费者,满脑子都是外国品牌。有钱就任性,大概就是如此。当然,个人消费偏好不同,你愿意买外国货是你的自由,但你喜欢外国货,也别刻意贬低国货啊。中国制造的产品,也得分个三六九等,也有不少是高品质的,千万别一棍子打死。


  2008年西方经济衰退对我国出口企业打击很大,这些企业转而开始拓展本土市场。但在 这些企业内销的过程中发现,弄个洋品牌似乎更能获得消费者认同。不信你去逛商场时统计下,发现各种不伦不类的品牌名称占比很高,看似都是从外语直接翻译过 来的,一看产地,不是贴牌代工,而是地道的本土产品。以汉语的魅力,难道就不能取一个文雅且朗朗上口的产品名称,还非得弄些拗口的洋名称?说白了,这是迎合消费者的媚外口味。也就是说,在我国消费者心目中,有个洋名似乎就沾点外国仙气了,就好比一些时尚的年轻夫妇总喜欢给孩子取个彼得、玛丽什么的,喊起来别扭不?这些洋名的流行反衬出这些家庭的浮躁心态,也折射出对他们本土文化和产品的疑惑。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偏好变化,也是我们的企业不争气。


  这似乎有点矛盾吧?前面说我国制造业有不少高水平产品,现在又说企业不争气。这怎么说得通呢?矛盾在于我国不少企业在本土市场采取了品质歧视。经济学中经常讲歧视,垄断厂商会价格歧视,根据不同类型的消费者采取不同价格策略,比如五星级酒店的咖啡比普通咖啡馆贵很多,这就是价格歧视。劳动市场上有性别歧视,比如某个工种男女都能胜任,但用人单位只要男生。这种歧视是厂商唯利是图的结果。对本土企业而言,由于海外市场竞争激烈,对产品品质要求严格,出现品质纠纷付出的代价大,所以不敢怠慢。一旦认真对待,自然就能提供出高品质的产品出来。而同一个企业面对国内市场,就开始矫情了,马马虎虎也能对付。为何这些企业会变脸?无非是我国市场还不太完善,违规代价低,对产品品质的标准不高。不是连一些主管部门都公开说,要考虑国内市场的实情和发展阶段,不能对企业太苛刻么?问题是,你对企业宽容了,企业对消费者可毫不手软地坑大了。于是,一些部门所谓对企业的理解,更激励企业继续采取本土歧视,把整个制造业拖入困境。


  近日听到一个主管部门说本行业根本不存在垄断,也不允许别人进入。这样的企业还能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和服务?


(原文链接:http://www.p5w.net/news/xwpl/201504/t20150401_10032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