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研究» 媒体聚经
【新浪网】范志勇:欧对伊贸易结算新工具揭全球支付多元化序幕
发文时间:2019-02-02

早在2018年5月美国宣布将退出伊核协议之际,欧洲就宣布将建立特殊支付机制以保障欧洲和伊朗合法贸易的正常开展。2019年1月31日,法国、德国和英国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三国建立和伊朗开展贸易的专门机制,以帮助欧洲企业在与伊朗进行合法贸易时规避美国制裁。表面上这虽然体现了欧洲和美国双方在对待伊核协议问题上的矛盾,其背后则蕴含着对当前由美国主导的跨境支付和结算体系的挑战与抵制,大国竞争的格局若隐若现。法英德三国深知其中干系重大,因此在建立特殊支付机制初期主要是用于保证伊朗民众的生活必需品交易,并不涉及石油贸易,而且一再声明建立特殊支付机制是出于自保,并非要刻意对抗美国。


目前全球商品贸易和金融交易的主要货币是美元,主要的支付渠道是受美国控制的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距离较远,该机构可能并不为大众所熟悉。打个通俗的比方,货币和跨境支付渠道之间的关系类似于汽车和高速公路的关系。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要求货币实现跨国流动,这类似于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以最终完成交易。在正常情况下,汽车缴纳一笔过路费就可以通过高速公路完成从甲地到乙地的转移。但是在非正常情况下,高速公路的控制者就可以以禁止上路的方式对“违规”车辆进行制裁,迫使车主支付巨额罚款或者满足其他要求。这实际上就是美国对违反其国内法律和政策的外国企业进行制裁的方式之一。在美国实施对伊朗的制裁之后,如果有其他国家的企业和金融机构敢于继续与伊朗企业或者金融机构开展交易,一旦被美国发现就可能被禁止使用SWIFT支付系统而无法开展其他的跨境交易,结果导致惨重损失。近年来,美国对俄罗斯、伊朗和委内瑞拉等国频频发动制裁,世界各国企业无不闻之色变。我国的一些企业和金融机构和深受其害。


单纯从经济效率角度看,单一跨境支付体系和单一国际货币是最有效率的制度安排。但是这一结论仅仅适用于无摩擦的理想世界。当SWIFT越来越频繁的成为美国制裁别国的工具,建立新的跨境支付体系就具有了潜在现实的意义。既然SWIFT这条高速公路不太平,那么是不是可以建立其他的支付渠道来规避美国任意发动的制裁呢?


事实上,建立一套全新的全球化支付体系需要支付极其高昂的成本。一方面,跨境支付体系对安全性和高效性有极高的要求,其建设成本不是一般的国家所能够承受的。即便是建成了新的支付体系,只有交易量足够高时才能弥补高昂的运行成本,保证支付体系具有可持续性。另一方面,新的跨境支付体系需要有新的国际化货币。倘若新的跨境支付体系仍然主要用来支付美元,那么对美国的依赖从本质上也没有解除。全球流通中的美元归根结蒂都要受美国控制。即便在欧洲存在境外美元市场,在所谓的非常时期或者非常状态下也很难保证美国的欧洲盟友愿意提供境外美元。一些发展中国家虽然高调宣称要去美元化,却仍然得依靠美国控制的支付体系,这种去美元化实际上是无本之木。建设新的跨境支付体系和培养一个新的国际化货币实际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或者是同一个过程的不同视角而已。


目前有能力建立新的跨境支付体系又有现成国际化货币的经济体只有欧元区一家。我国虽然在努力建设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但这是一个相当长期的过程。人民币国际化也刚刚进入起步阶段,虽然在贸易结算中使用的比例有所扩大,但是尚未成为广泛用于金融交易和外汇储备的货币。因此此次法英德三国建立的特殊支付机制极具象征意义。由于目前该特殊支付机制仅仅限于物物交易的形式,交易的商品种类也局限于医药和食品等民众生活必需品,对现有支付体系和货币体系造成的直接冲击有限。但是既然有了第一次尝试,以后难免有针对更多商品、更多国家和更多贸易形式的尝试。毕竟欧洲建立特殊支付机制不单单是为了向伊朗出口食品和药品,而是为了保证从伊朗进口石油和全面进入伊朗市场;对于大宗商品的贸易也不可能仅仅局限于易货贸易这种形式。否则这个特殊支付体系也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了。


美国为什么如此忌惮跨境支付体系的非美国化和国际支付的非美元化呢?虽然美元国际化给美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国际铸币税,但更重要的是跨境支付体系的美国化和美元国际化使美国获得了全球独一无二的用本币进行融资的能力。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债务国,长期存在贸易逆差,但却从来没有发生过债务危机,甚至连发生债务危机的风险都没有。这一切都归因于美国的债务主要是以美元计价,美国拥有通过发行货币偿还国际债务的终级能力,因此可以无视大额贸易逆差的长期存在。当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垄断地位被打破时,这一权益将受到极大的削弱。




原文链接: 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jcgc/2019-02-02/doc-ihqfskcp2604341.shtml